重要!中长期外债备案登记申请流程的合规要求
1.主体资格合规:
(1)合法存续与独立法人:企业必须是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的独立法人实体,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这是进行外债备案登记的基本前提。
(2)良好的组织机构:拥有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包括明确的部门设置、合理的人员配置以及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以确保企业能够正常开展经营活动和管理外债事务。
(3)股东及控制人合规:企业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近三年不存在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或者因涉嫌犯罪或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依法立案调查的情形。
2.申请材料合规:
(1)材料真实准确完整:企业应确保所提交的材料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隐瞒、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例如,财务报表需经过专业审计且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外债合同需明确借款金额、利率、期限、还款方式、担保方式等重要条款。
(2)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根据规定准备齐全各类材料,如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包括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基础证照,以及企业章程、内部决议文件等)、经审计的近三年财务报告、融资计划、还款能力证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若外债用于特定项目)、担保合同(若有担保措施)等。
3.资金用途合规:
(1)符合正面导向:外债资金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政策导向,聚焦主业,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体经济发展,如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扩张、技术升级改造、项目投资建设等。
(2)遵守负面清单:不得违反我国法律法规;不威胁、不损害我国国家利益和经济、信息数据等安全;不违背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不违反我国有关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得用于投机、炒作等行为。
4.申请流程合规:
(1)线上注册申报:自 2020 年 11 月 1 日起,企业需进入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定的网络系统进行注册和登录,按照系统要求完整、准确、如实地填报相关信息,并上传备案材料。
(2)线下材料提交:完成线上填报后,将纸质版材料报送至指定的政务服务大厅或通过邮寄方式提交。提交的材料需与线上申报的内容保持一致。
(3)按时报送信息:企业在借用每笔外债后 10 个工作日内,需通过网络系统向审核登记机关报送借用外债信息;每年 1 月末和 7 月末前 5 个工作日内,报送外债资金使用情况、本息兑付情况和计划安排、主要经营指标等。
5.变更事项合规:完成外债审核登记后若发生需调整的情形,如拟借用外债币种或债务工具类型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发生重大变化等,企业应当在有关情形发生前向审核登记机关提出变更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