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
157-0137-8917

公司新闻

一文读懂!外债备案办理政策都有哪些?

时间:2025-01-13

一文读懂!外债备案办理政策都有哪些?


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外债备案办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其背后涉及众多政策规定。了解这些政策,有助于企业顺利开展外债业务,实现稳健发展。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梳理外债备案办理的相关政策。

《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革的通知》相关政策

外债的明确界定


按照政策规定,境内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向境外举借的、以本币或外币计价、按约定还本付息的 1 年期以上债务工具,都属于外债范畴。这其中包括境外发行债券、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等常见形式。清晰的外债定义为企业准确把握自身外债行为提供了依据,让企业明确哪些债务需要按照特定政策进行备案登记。

管理方式的变革


该政策的一大亮点是取消了企业发行外债的额度审批,转而实行备案登记制管理。企业在发行外债时,需要事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并且,在每期发行结束后的 10 个工作日内,要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发行信息。这种管理方式的转变,简化了企业发行外债的流程,提高了效率,给予企业更多的自主空间,同时也通过事后报送信息加强了监管。

对企业的基本要求


企业要想顺利办理外债备案,需要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首先,企业要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已发行的债券或其他债务不能处于违约状态。这表明信用在企业外债业务中的重要性,良好的信用是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通行证。其次,企业应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外债风险防控机制,这有助于企业合理规划外债使用,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此外,企业的资信情况要良好,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以保障外债的按时偿还。

备案登记材料要求


企业在申请备案登记时,需要提交发行外债的申请报告与发行方案。申请报告要清晰阐述企业发行外债的必要性、规模、用途等关键信息;发行方案则要详细说明外债币种、利率、期限、募集资金用途及资金回流情况等。申请人必须对申请材料及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确保所提交的内容真实可靠,不存在虚假陈述或隐瞒重要信息的情况。

审核时间规定


国家发改委在收到备案登记申请后,会在 5 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如果申请符合受理条件,自受理之日起 7 个工作日内,国家发改委将在外债总规模限额内出具《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证明》。明确的审核时间规定,让企业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对备案登记的进度有清晰的预期。

《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相关政策

需要审核登记的情形


依据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向境外举借的、以本币或外币计价、按约定还本付息的 1 年期(不含)以上债务工具,都必须事前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请办理审核登记手续。这进一步明确了中长期外债的管理要求,确保企业的中长期外债行为在规范的框架内进行。

申请主体的规定


申请主体方面,由境内控股企业总部(总公司、总行等)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申请报告并附具有关文件。这一规定明确了申请的责任主体,避免了责任不清的问题,使得审核登记工作更加有序。

其他相关政策

支持优质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


政策重点支持行业地位显著、信用优良、对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带动引领作用的优质企业。对于这类优质企业申请办理外债审核登记,相关部门在现行管理基础上实行专项审核,会适当简化相关要求,加快办理流程。例如,在申请借用国际商业贷款或发行境外债券时,若企业暂无法提供全部材料,可实行 “容缺办理”。不过,企业需要在后续环节及时补充提供相关材料。这种支持政策有助于优质企业更便捷地获取外债资金,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外债资金使用原则


外债资金的使用遵循 “五不” 原则,即不违反法律法规、不损害国家安全、不违背宏观调控目标、不用于投机炒作,以及除银行类金融企业外不得转借他人。这 “五不” 原则为企业使用外债资金划定了明确的界限,确保外债资金的使用合法合规,服务于国家整体利益和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


了解这些外债备案办理政策,企业在开展外债业务时就能更加得心应手,严格遵守政策要求,规避风险,充分利用外债资源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


热门标签:

新闻动态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