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资格审核:审核机构会着重确认申请企业是否具备合法合规的经营资格,查看营业执照、公司章程等资料,确认企业的经营范围、注册登记信息等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对于境内企业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申请外债备案,要严格审查控制关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判断企业是否真正拥有对其经营、财务等重要事项的支配权。
材料真实性审核:申请材料的真实性是审核的关键。近三年及近一期的财务报告需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不能存在虚假数据或隐瞒重要财务信息的情况。承销机构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和真实性承诺函、法律意见书和真实性承诺函等,都要经过严格核实,确保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无任何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合规性审核:一方面,要审查企业外债规模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避免企业过度举债带来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重点关注外债资金用途是否合规,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例如,严禁外债资金流入房地产投机领域、股票市场等进行投机炒作,必须确保资金用于企业的主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等正当用途。
项目可行性审核:对于企业以项目为依托申请外债备案的情况,会深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包括项目的市场前景是否广阔,预期收益是否合理,项目的技术方案是否可行,以及项目的建设周期和资金回笼计划是否科学合理等。只有项目具备良好的可行性,才能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偿还外债。
风险防控审核:评估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能否有效应对汇率和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例如,企业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外债风险管理措施,是否有明确的偿债计划,以确保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按时足额偿还外债,避免出现债务违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