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外债管理要求的中长期备案的材料
在中国,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需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及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的相关规定进行备案或登记。以下是符合外债管理要求的中长期外债备案的主要材料清单及流程要点:
一、中长期外债备案的核心要求
适用范围:
企业(含金融机构)借用的1年期以上(不含1年)的外债,包括境外发行债券、国际商业贷款等。
注意:部分行业或企业可能需满足特殊条件(如房地产企业限制较多)。
额度管理:
企业需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确保外债余额不超过上限(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二、备案/登记所需材料
以下材料需通过国家发改委境外发债/贷款备案系统或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系统提交:
1. 基础材料
备案登记申请书:说明外债用途、金额、期限、利率、债权人等基本信息。
企业营业执照及公司章程。
近三年财务审计报告(需体现净资产数据)。
外债合同(草案)或意向书(如贷款协议、债券发行条款书等)。
还款计划及资金来源说明。
2. 资金用途相关材料
资金用途说明:明确外债资金的具体用途(如固定资产投资、补充营运资金等),需符合《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及产业政策。
项目可行性报告(如用于项目建设)。
监管部门要求的其他用途承诺函(如不得用于投机性金融交易、房地产投资等禁止领域)。
3. 风险防控材料
汇率及利率风险管理制度(如套期保值方案)。
偿债风险应急预案(包括偿债资金来源、担保措施等)。
4. 其他可能需要的文件
境内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针对境外发债等复杂交易)。
担保文件(如有境内机构提供跨境担保)。
发改委或外汇局要求的其他补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