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长期外债备案登记政策要点
一、核心政策
管理方式:实行审核登记制(2023年起由备案制升级)
适用范围:1年期以上外债(债券、商业贷款等)
额度计算:净资产×2倍(非金融企业)/1倍(金融机构)
二、主体资格
优质企业:行业前五、BBB-/AAA评级、无违约记录可享便利
限制行业:房地产、城投企业额度收紧(上海降至1倍)
自贸区:上海等地试点资金自由结汇等便利政策
三、申报流程
材料准备:审计报告、融资方案、董事会决议等
线上申报:通过发改委外债管理系统提交
审核时限:形式审查5个工作日,实质审查长3个月
结果获取:《审核登记证明》有效期1年
四、资金监管
用途限制:
允许:绿色能源、高端制造等实体经济
禁止:政府隐性债务、虚拟货币、证券投资
后续要求:
资金到账15日内办理提款登记
季度报送资金使用情况
重大变更需重新备案
五、特别提醒
2025年新增ESG报告要求
上海等地实施穿透式资金核查
违约企业将纳入跨境融资负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