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
157-0137-8917

知识文库

企业境外投资备案的详细解析

时间:2024-09-06

企业境外投资备案是境内企业进行境外投资的重要合规程序,以下是详细解析:


1.定义与意义:

1.定义:企业境外投资备案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通过新设、并购及其他方式在境外拥有非金融企业或取得既有非金融企业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权及其他权益的行为,向相关政府部门申请备案登记的过程。

2.意义:

1.合法合规开展境外投资:这是国家规定的必要程序,企业只有完成备案登记,其境外投资行为才具有合法性,避免因未备案而面临法律风险。

2.资金跨境流动便利:便于企业将投资资金顺利汇出境外,进行境外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3.享受政策优惠与支持:企业在境外投资过程中,出示备案登记证,可能享受到国家对境外投资的补贴以及优惠政策,并且在境外的利润也能够顺利转回国内。

4.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市场资本积累的通行证,有助于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2.申请条件:

1.主体资格要求:境内投资主体应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2.财务状况要:

1.企业成立时间一般需满一年(成立不满一年的企业,因无法提供完整的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较难通过审批;但部分地区对于优质企业或特定项目可能有例外规定)。

2.最近一次的审计报告不能出现亏损,净资产回报率最好高于一定比例(如 5%),资产负债率最好低于一定比例(如 70% - 78%,不同地区或审核人员可能有不同的判断标准)。

3.股东背景及资金来源要求:股东背景良好,无违法违规记录;资金来源合法合规,能够具体说明境内股东或合伙人背景、资金来源(如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以募集资金等合规方式获取的资金)。

4.投资项目要求:投资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境外投资政策,不属于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项目(敏感国家和地区包括与我国未建交的国家和地区、发生战争内乱的国家和地区等;敏感行业包括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维修、跨境水资源开发利用、新闻传媒等)。

3.办理流程:

1.准备阶段:

1.确定投资项目方案:包括项目名称、投资规模、投资资金数额、投资实施形式、项目可行性、风险评估、收益预测等内容。

2.准备申请材料:通常包括境内投资主体信息(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公司章程、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文件复印件)、近一个月的财务报表、投资资金来源情况说明及资金证明、境外投资设立或并购的相关文件(如章程、董事会决议或出资决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环境分析评价、境外企业中英文名称、设立方式、经营范围等信息)、境外投资真实性承诺书等。

2.申报阶段:

1.发改委申报:将申请材料提交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地方发改委进行项目备案或核准。对于非敏感项目,中方投资额 3 亿美元以下的,一般由地方发改委备案;中方投资额 3 亿美元及以上的,或者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项目,需由国家发改委核准。

2.商务部申报:向商务部或地方商务部门提交申请材料,申请《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地方企业一般向所在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申报,中央企业根据投资金额和项目性质向商务部或其授权的部门申报。

3.外汇登记阶段:取得发改委的《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和商务部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后,到国家外汇管理局地方分局或所在地银行办理外汇登记手续。

4.审核要点:

1.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审核人员会对企业提交的项目方案、投资协议、资金来源等材料进行审查,确保投资项目真实存在且具有可行性。

2.投资主体的资质和信用:审查境内投资企业的法人资格、财务状况、股东背景、有无违法违规记录等,以评估投资主体的可靠性。

3.风险评估与防范:关注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如政治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企业是否对风险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和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4.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审核投资资金的数额、来源、使用计划等是否合理,确保资金能够按照申报的用途使用。

5.注意事项:

1.证书有效期:《企业境外投资证书》的有效期为两年,企业应在证书有效期内开展境外投资活动。如需延期,应提前一个月申请延期登记,否则证书失效后需重新办理备案登记。

2.信息变更申报:境外投资过程中,如果发生投资主体名称变更、境外企业名称变更、出资币种变更、股权变更等实质性变更,或投资路径变更、经营范围变更等非实质性变更,企业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办理变更备案手续。

3.境外再投资申报:企业投资的境外企业开展境外再投资,在完成境外法律手续后,应向商务主管部门报告。

4.多个企业共同投资:两个以上企业共同进行境外投资的,应由相对大股东在征得其他投资者书面同意后进行备案或者申请审批;如各方持股比例相等,应当经协商后,由一方备案或者申请审批


热门标签:

知识文库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