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中长期外债备案登记申请流程全知道
1、前期准备:
1.政策学习:深入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外债管理的政策法规,确保企业自身满足申请条件和要求。例如,了解哪些行业、企业类型以及外债用途是被鼓励或限制的。
2.自我评估:对企业的资金需求、债务承受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合理确定外债的规模、用途、期限、利率等基本要素,确保外债规模在企业可承受范围内且资金用途符合规定。
2、材料准备:
(1)企业基本情况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证明企业的合法经营资格。
2.公司章程,展示企业的组织架构和运营规则。
3.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包括企业历史沿革、股东情况、公司治理、组织结构、主要控股子公司等信息。
(2)财务相关材料:
1.经审计的近三年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以便相关部门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
2.还款能力证明,如银行出具的授信额度证明、担保函等(若有)。
(3)外债项目材料:
1.外债借款合同或意向书,详细明确借款金额、期限、利率、用途、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为外债的使用和偿还提供依据。
2.融资计划,详细说明外债的用途、资金回流计划和还款计划等。
3.如有担保情况,需准备担保合同或意向书以及担保人的相关资料,增强外债的信用保障。
4.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保批复、行业主管部门意见等其他补充材料,例如涉及特定行业的项目建设或投资,需提供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或意见。
(4)其他材料:企业信用报告,反映企业的信用状况和历史信用表现。
3、线上注册及申报:
3.登录系统:自 2020 年 11 月 1 日起,企业需进入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 “政务服务” 频道或指定的网络系统进行注册和登录。
4.填写申请:按照系统要求,完整、准确、如实地填报相关信息,并上传准备好的备案材料。
4、提交申请:
1.企业完成线上填报后,需将纸质版材料报送至指定的政务服务大厅或通过邮寄方式提交。提交时,应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附带材料清单,以便审核部门查阅。建议申请人不晚于债券发行或贷款提款前 45 个工作日提交申请材料。
5、审核与反馈:
1.形式审查:政务服务大厅收到申请材料后,窗口工作人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的予以接收。
2.复审与受理:承办司局收到申请材料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复审,审查合格的予以受理。如果材料存在问题或需要补充信息,审核部门会及时反馈给企业,企业需按照要求尽快补充完善。在审核过程中,可能还会涉及现场核查、专家评审等环节,企业应积极配合相关工作。
6、取得备案证明:
1.若企业的备案申请获得批准,相关部门将出具备案证明,如《企业借用外债备案登记证明》。中央管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备案登记证明将通过文件交换系统送至集团总部(总公司、总行等),地方企业的备案登记证明将通过文件交换系统送至省级发改委。
7、后续管理:
企业在获得备案后,还需进行后续管理,包括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外债资金使用情况、还款进度等,以及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