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境外投资 ODI 备案的流程是什么
企业境外投资 ODI 备案流程较为复杂,主要涉及多个部门。首先,境内企业股东需要向所在地的省级商务部门和省级发展改革委员会提出 ODI 备案申请。商务部负责整体审批境外投资,对符合要求的企业颁发《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具体来说,商务部门会对企业提交的境外投资项目进行审核,包括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合规性等方面。如果项目符合要求,商务部门将颁发证书,企业应在收到证书 2 年内在境外开展投资。
‎其次,发改委监管企业境外投资行业流向,对满足条件的企业颁发《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发改委主要从宏观层面把控境外投资项目的方向,确保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在审核过程中,发改委会重点关注投资项目是否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如果不涉及这些情况,一般实行备案管理;如果涉及,则需要经过核准管理。
‎最后,外汇局负责监管外汇登记和资金出境的相关手续。完成备案后,根据《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需在银行办理外汇登记手续。投资金额 500 万美金以上的,需向外管部门汇报。外管部门审核后,向境内企业发放《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证》。整个流程通常需要 2 - 3 个月的时间,成功办理后将获得商务部和发改委颁发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和《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如果涉及到敏感行业,无论投资金额大小,都必须提交商务部和发改委进行核准。
ODI 备案涉及哪些部门
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下,企业境外投资 ODI 备案主要涉及三个部门。一是国家发展改革部门及地方发展改革委员会。发改委负责规划、监管和协调中国经济发展和行业政策,主管对外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对于海外投资项目,发改委根据《11 号文》的相关规定,采取核准和备案两种形式。目前实行核准的管理方式仅限于投资主体直接或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开展的涉及敏感国家或涉及敏感行业的敏感类项目,核准机关是国家发展改革委。除此之外,其他项目均实行备案管理。
‎二是国家商务主管部门及地方商务部门。商务部(厅)负责具体境外投资事项审批或核准,并发放中国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商务部主要从境外投资的具体操作层面进行审核,包括投资方式、投资主体的资质等方面。企业境外投资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实行核准管理;企业其他情形的境外投资,实行备案管理。
‎三是国家外汇主管部门及地方外汇管理分局。外汇局负责对境外投资的外汇登记及备案。外汇局主要监管境外投资资金的进出境情况,确保资金流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在企业完成商务部门和发改委的备案审批后,需要到外汇局办理外汇登记手续,以便合法地将资金汇出境外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