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投资备案办理的审核要点及注意事项
境外投资备案的审核要点及注意事项如下:
1.审核要点:
1.境内企业运营情况:
1.成立时间:企业一般需成立满一年以上,以便评估其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若成立时间过短,可能因缺乏足够的经营数据和历史记录,难以让审核部门准确判断企业的实力和投资能力。
2.经营范围:境内企业的经营范围应与拟投的境外项目具有匹配性或相关性。例如,一家从事信息技术的企业投资境外的科技研发项目,两者在业务领域上具有关联性,更容易通过审核;若企业的主营业务与境外投资项目毫无关联,可能会引起审核部门对投资合理性的质疑。
3.经营状况:企业需具备可持续的盈利能力,最近一年的审计报告不能出现亏损。良好的盈利状况是企业能够承担境外投资风险、保证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审核部门会重点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以确定其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支持境外投资。
4.境内股东 / 合伙人情况:各股东或合伙人需资信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或违法违规行为。股东的背景、资金实力和信誉情况会影响境外投资项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审核部门会对股东的资质进行审查。
2.投资资金来源:
1.企业自有资金:需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及银行账户流水,以证明资金的合法性和充足性。审核部门会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核实企业自有资金的规模和来源,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境外投资。
2.银行贷款:若投资资金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需关注金融机构贷款合同中是否对资金用途有相关约束性条款等。审核部门会审查贷款合同,确认贷款资金的使用符合银行的规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防止企业违规使用贷款资金进行境外投资。
3.权益性出资:对于以股权、资产等权益性出资的方式,需关注资产交易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证明资产权益转移和出资真实性的重要依据,审核部门会仔细核对资产交易的相关文件和凭证,确保权益性出资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4.募集资金:如果企业通过募集资金进行境外投资,需关注基金管理人及产品本身的合法合规性。审核部门会对募集资金的来源、募集方式、基金管理人的资质等进行审查,确保募集资金的运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3.境外投资项目本身:
1.真实性:企业需要提供详细的项目资料,包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合作协议等,以证明境外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审核部门会对项目的背景、目的、实施计划等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核实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2.合规性:投资项目需符合中国以及投资目的国的法律法规,不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敏感国家和地区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建交的国家、受联合国制裁的国家等;敏感行业包括涉及出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限制出口的产品和技术的行业、影响一国(地区)以上利益的行业,如基础电信运营、跨境水资源开发利用、大规模土地开发、输电干线、电网、新闻传媒、武器制造等。
3.资金流向:企业需提供资金出境后的具体使用计划,确保资金流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境外投资活动,不存在抽逃资金、涉嫌洗钱、损害国家经济安全等情形。
2.注意事项:
1.申请材料的准备:
1.材料要完整: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准备齐全所有需要的申请材料,如境外投资备案申请表、投资主体身份文件、公司董事会决议、证明投资主体及合作外方资产等文件。若材料不完整,可能会导致申请被退回或延误审批时间。
2.材料要准确:填写申请表时应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如股东信息、投资金额、投资项目内容等。任何错误或不准确的信息都可能影响审核结果。
3.材料要规范:申请材料的格式、内容应符合相关部门的要求和规范,避免因材料不规范而被要求重新提交。
2.投资项目的前期调研:在进行境外投资之前,企业应对投资目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评估投资风险和收益。同时,要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合作伙伴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3.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和路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投资目的,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和路径,如新设企业、并购、参股等。不同的投资方式和路径在审批要求、税收政策、法律风险等方面可能会有所不同,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合理的决策。
4.关注政策变化:境外投资政策可能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要求和审批流程,确保境外投资活动的合法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