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企业并购全流程操作指引
外商投资企业并购(M&A)全流程涉及法律、财务、税务等多方面复杂程序,需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如《外商投资法》《反垄断法》等)。以下是分阶段操作指引:
一、前期准备阶段
战略规划与目标筛选
明确并购目的(市场扩张、技术获取等)
筛选目标企业(行业、规模、财务状况匹配性分析)
初步评估法律合规性(如外资准入限制,参见《负面清单》)
保密协议(NDA)签署
双方签订保密协议,确保商业信息不被泄露
初步尽职调查
法律:股权结构、知识产权、重大合同
财务:资产负债、盈利能力、税务风险
业务:市场份额、供应链、人力资源
二、交易执行阶段
意向书(LOI)签署
明确交易框架(股权/资产收购、估值范围、排他期条款)
全面尽职调查
外资准入限制(如禁止/限制类行业)
反垄断申报要求(营业额或市场份额达标需申报)
土地、环保、劳动合规性
财务重点:关联交易、或有负债、税务合规
技术/业务:核心专利、客户合同稳定性
交易结构设计
股权并购:直接收购目标公司股权(需商务部门备案/核准)
资产并购:购买核心资产(可能涉及增值税、土地增值税)
特殊结构:VIE架构、跨境换股(需商务部审批)
交易文件谈判
核心条款:价格调整机制、陈述与保证、赔偿条款
政府审批前置条件
三、政府审批与登记
反垄断审查(如适用)
经营者集中申报(营业额超4亿RMB或市场份额超10%)
提交材料后等待市场监管总局审核(通常30日内初步决定)
外商投资备案/核准
通过商务部“外商投资综合管理系统”在线提交(负面清单内项目需核准)
所需文件:并购协议、公司章程、审计报告等
跨境资金流动
外汇登记(银行办理FDI登记)
资金汇入需符合《外汇管理条例》
工商变更登记
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股权变更、法定代表人变更等
四、交割与整合阶段
交割条件落实
支付对价、股权过户、管理层交接
关键节点:资金托管账户释放、产权交割确认
事后备案
完成并购后需向商务、外汇管理部门提交实施情况报告
企业整合
文化融合、财务并表、业务协同
合规体系重建(如数据跨境传输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
五、特殊注意事项
行业限制:
禁止类(如义务教育机构)禁止并购
限制类(如医疗机构)需合资或中方控股
国家安全审查:
涉及关键基础设施、敏感数据等领域需提交安全审查(依据《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
税务筹划:
股权转让所得税(源泉扣缴10%或税收协定优惠)
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可能被税务机关追税(参考698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