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境外投资 ODI 备案全方位解读
企业境外投资 ODI 备案全方位解读如下:
1.定义与概念:
1.ODI 即境外直接投资(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是指中国境内企业(“投资主体”)直接或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以投入资产、权益或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获得境外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权及其他相关权益的投资活动。例如,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注册成立子公司、并购海外企业等行为,都属于 ODI。
2.备案的必要性:
1.合法合规要求:中国对境外投资有严格的管控,企业进行境外投资必须办理 ODI 备案,资金才能合法出境,海外利润才能合规入境。
2.企业自身发展需求:
1.便于企业在境外开展业务、拓展市场,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例如,企业在境外设立生产基地、销售网络等,可以更好地贴近当地市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为企业未来的融资、上市等资本运作提供合规保障。如果企业将来要海外上市,做了 ODI 备案,就能避免不合规的风险和障碍。
3.备案的条件:
1.主体要求:投资主体需要为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但是成立时间不满一年的企业,无法提供完整的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的,一般较难通过审批。
2.财务要求:最近一年独立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不能出现亏损;净资产回报率最好高于 5%,同时资产负债率最好低于 70%(不同地区或有一定差异)。
3.股东背景及资金来源要求:需具体说明境内股东或合伙人背景、资金来源(如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以募集资金等合规方式获取的资金)以及境外投资项目真实性,否则很难通过审查。
4.投资项目要求:投资项目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不得涉及禁止性或限制类的投资领域(具体见下文)。
4.备案的流程:
1.发改委立项备案:企业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交立项申请,包括《境外投资备案表》、请示文件、真实性承诺书等必要文件资料。发改委对企业境外投资项目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核准或备案,并出具《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
2.商务部审批或备案:企业向商务部提交申请,如公司基本信息、投资计划、公司章程、董事会决议、财务报表等材料。商务部审核通过后,颁发《企业境外投资证书》,企业需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境外投资。
3.外汇管理局备案:企业根据投资金额的不同,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报,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手续,获取《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证》。对于投资金额超过一定标准的投资项目,还需提供投资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和充足性的证明。
5.所需材料:
1.基础材料:包括境外投资备案表、企业营业执照、境内企业资信证明(存款证明,余额需大于投资额)、对外投资设立企业或并购的相关章程(合同、协议)、公司相关的董事股东会决议或者出资决议等。
2.其他材料:境内企业最新的审计报告、前期工作落实情况说明(如尽职调查、可行性报告、投资资金来源情况说明、投资环境分析评估、银行出具的融资意向书等);并购类的对外投资需要提交《境外并购事项前期报告表》、境外投资真实性承诺书、公司股权架构等。
6.审批时间:整个 ODI 备案流程耗时通常将近 2 - 3 个月,但具体时间会因项目的复杂程度、审批部门的工作效率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7.注意事项:
1.投资方向选择:了解国家鼓励和限制的投资领域,避免在限制类领域进行投资。例如,国家鼓励企业开展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优势产能输出、与境外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合作等领域的投资;限制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境外投资。
2.多个企业联合投资:如果是多个企业一起进行投资,最好由出资最多的企业作为领投方来申请 ODI 备案,或者在所有投资企业的协商下选出一家企业作为代表申请登记。
3.备案有效期:企业应关注 ODI 证书的有效期。一般来说,《企业境外投资证书》的有效期是两年,如果在两年之内没有开展相应的投资项目,该证书就作废,届时如果有新的项目,企业需要重新办理 ODI 投资备案。
4.后期报告义务:企业在境外投资过程中要按照规定履行报告义务,及时向相关部门报送投资进展、财务状况等信息,以确保投资活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