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必看:境外投资 ODI 办理的基础解读
境外投资 ODI(Outbound Direct Investment,境外直接投资)办理的基础解读如下:
1.定义与目的:
1.定义:ODI 是指中国境内居民个人和企业在境外进行的直接投资行为,即国内的企业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后,通过设立、并购、参股等方式在境外直接投资,拥有或获得境外非金融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等权益。
2.目的:这一制度旨在加强对境外投资的监管,保护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境外投资的规范、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获取海外资源、提升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等。
2.适用范围与主体:
1.适用范围:企业境外投资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实行核准管理;企业其他情形的境外投资,实行备案管理。敏感国家和地区包括未建交和受国际制裁的国家,发生战争、内乱等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包括基础电信运营、跨境水资源开发利用、大规模土地开发、输电干线、电网、新闻传媒等行业。
2.投资主体:需要为我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通常成立时间不满一年的企业,因无法提供完整的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较难通过审批部门的核准或备案。
3.办理流程:
1.发改委立项备案:
1.准备材料:企业需筹备《境外投资备案表》、请示文件(应详尽阐明境外投资项目的基本状况,涵盖投资目的、金额、方式等具体内容)、真实性承诺书等相关资料。
2.提交申请:将备好的材料呈递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地方发改委。中央企业的对外投资项目提交给国务院国资委;地方企业提交至省级政府。投资金额达到 3 亿美元及以上的项目,需向国家发改委备案。
3.审核与批复:发改委依据相关规定对企业境外投资项目予以审核,审核通过后颁发《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
2.商务部审批或备案:
1.材料准备:企业要向商务部递交公司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注册地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投资计划(详细阐述境外投资的具体方案,如投资地点、规模、方式、期限等)、公司章程、董事会决议、财务报表等材料。
2.申请提交:将准备好的材料通过网络系统或纸质申报的方式提交给商务部门。网络提交附件应为原件扫描件,纸质申报则提交原件或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
3.审批发证:商务部对企业的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颁发《企业境外投资证书》。企业应在收到证书后的一定期限内(通常为 2 年)完成境外投资。
3.外汇管理局备案:企业在获取发改委和商务部的批准后,依据投资金额的不同,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报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手续。若投资金额超过特定标准(通常为 500 万美金以上),还需提供投资资金来源的合法性与充足性的证明。
4.申请材料3:
1.境外投资备案表:按要求填写的官方表格,包含投资项目的基本信息。
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证明境内投资企业的合法经营身份。
3.相关文件:如对外投资设立企业或并购的相关章程(合同、协议)、相关的董事会或出资决议、新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前期工作落实情况说明(包括尽职调查、可研报告、投资资金来源情况的说明、投资环境分析评价等)。并购类对外投资需提交境外并购事项前期报告表及第三方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等。
4.境外投资真实性承诺书:企业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作出的郑重保证。
5.优势与意义:
1.对企业的优势:提升企业国际形象和信誉度,提高企业的合规性和法律地位,方便资金出入境,增加企业附加价值,创造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获得国内外政策和税务优惠,有效利用国内外资源市场的整合,规避国外贸易壁垒。
2.宏观意义:有助于推动国家的 “走出去” 战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6.注意事项:
1.提前规划:境外投资涉及多个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企业需要提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规划,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2.真实性与合规性:企业必须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完整和合规,投资项目要符合国家的政策规定和产业导向。
3.风险评估:境外投资面临着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企业在进行 ODI 备案前,应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举措。
4.后期监管:企业在完成 ODI 备案后,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后续的报告和备案更新义务,确保投资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