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 办理流程大揭秘:从申请到获批的详细步骤
ODI(境外直接投资)办理主要涉及发改委、商务部门、外汇管理局三个部门,从申请到获批的详细步骤如下:
1.发改委立项备案:
1.准备材料:
1.《境外投资备案表》,需按要求详细填写投资项目的各项信息。
2.请示文件,要详尽阐明境外投资项目的基本状况,包括投资目的、金额、方式、投资路径等具体内容。
3.真实性承诺书,企业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作出郑重保证。
2.提交申请:将备好的材料呈递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地方发改委。如果是中央企业的对外投资项目,则需提交给国务院国资委;地方企业提交至省级政府。对于投资金额达到 3 亿美元及以上的项目,需向国家发改委备案。
3.审核与批复:发改委依据相关规定对企业境外投资项目进行审核,主要评估项目的风险程度、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等。审核通过后,颁发《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
2.商务部审批或备案:
1.材料准备:
1.公司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注册地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
2.投资计划,详细阐述境外投资的具体方案,如投资地点、规模、方式、期限等。
3.公司章程、董事会决议。
4.财务报表,通常需提供最近一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5.若为并购类对外投资,还需提交境外并购事项前期报告表及第三方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等。
2.申请提交:将准备好的材料通过网络系统或纸质申报的方式提交给商务部门。网络提交附件应为原件扫描件,纸质申报则提交原件或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
3.审批发证:商务部对企业的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颁发《企业境外投资证书》。企业应在收到证书后的一定期限内(通常为 2 年)完成境外投资。
3.外汇管理局备案:
1.备案申请:企业在获取发改委和商务部的批准后,依据投资金额的不同,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报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手续。
2.审核与登记:外汇管理局对企业的申请进行审核,若投资金额超过特定标准(通常为 500 万美金以上),还需企业提供投资资金来源的合法性与充足性的证明。审核通过后,向境内企业发放《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证》,此后企业可按照规定的方式和额度进行资金的跨境调配,以满足境外投资活动的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