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境外投资备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办理境外投资备案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主体资格方面:
1.企业资质:投资主体应为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个人一般不能进行境外投资备案,但持有合法境内企业资产且以投融资为目的的个人境外投资行为需按相关规定办理。
2.成立时间与财务状况:成立满一年的企业更易通过审批,且需提供完整的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如果是新成立企业,可能因无法提供完整财务报表而较难通过备案。企业的财务状况应良好,净资产和净利润要大于对外的投资额,最好净资产回报率高于 5%,资产负债率低于 70%。
2.投资项目方面:
1.合规性:投资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境外投资导向,不得涉及国家禁止或限制的投资领域。例如,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以及在境外设立无具体实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基金或投资平台等行业的投资,可能会受到严格限制。
2.投资目的与计划: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和清晰的投资计划,避免投资项目过于模糊或缺乏可行性。例如,需详细说明投资项目的业务内容、规模、产品或市场、配套基础设施、投资回收期等。
3.目的地情况:了解投资目的地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确保投资项目在当地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对于一些敏感国家和地区,如与我国未建交、发生战争或内乱的国家和地区,以及根据国际条约等需限制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的审批会更加严格。
3.资金方面:
1.资金来源合法:股东的背景和资金的来源必须合法和真实,如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以募集资金等合规方式获取的资金。需提供相关的资金证明文件,如银行出资证明等。
2.资金使用明细:对于投资资金的使用要有明确的计划和明细,能够清楚说明资金的用途和流向,如租用场地、购买设备等费用的预算。
4.申请材料方面:
1.材料真实性与完整性:提交的申请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例如,境外投资备案申请表、投资主体身份文件、董事会决议、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投资项目的相关协议等文件都应按要求准备齐全。
2.格式与规范:填写的申请表等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出现填写错误、信息不完整或格式不规范等问题。如《境外投资备案表》中股东列举应全面、准确,中方出资币种和金额、中方投资的构成等信息应与实际相符。
5.审批流程方面:
1.审批时间节点:关注发改委和商务部的审批时间要求,及时提交申请并跟踪审批进度。建设类项目核准文件和备案通知书有效期为二年,其他项目核准文件和备案通知书有效期一年,在有效期内要完成相关手续,如需延长有效期应提前申请。
2.部门协同:发改委、商务部、外汇管理局等部门的审批流程相互关联,要确保各环节的衔接和配合。一般情况下,发改委备案和商务部核准可以同步操作,但不同地方可能有不同的要求。
6.后续管理方面:
1.信息报告:投资完成后,要按照规定及时向商务主管部门或国家发改委报告投资进展情况。如投资项目发生重大变更或终止,应及时办理变更或注销手续。
2.接受监督: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配合提供相关的投资信息和材料。